精彩同行者——“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人物故事 小鱼儿康复营 
2018-08-31 12:17


OI故事苑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文/康复营瓷小编


小鱼儿康复营家长工作坊中,我们总在“放手组”“安全组”中来回battle(讨论)。(点此回顾

第四届康复营家长工作坊/家长们分别站队“放手组”、“安全组”


“放手”意味着孩子有了自我成长、追寻自由的空间,可这空间里却充斥着家长的不安气息。

这两天,我们在康复营家庭交流群里又收到孩子骨折的消息,群里的氛围一下子紧张焦虑起来



骨折 —— “听到骨折,就很心塞!”


第三届康复营家庭交流群截图

(点击图片高清查看)





“一家人吓得晚饭都没吃!”

“听到骨折,就很心塞......”

“我的心好累!”


“孩子又吃苦头了,我们这些孩子真把大人心疼死了。”

“孩子虽然小,但讲话都像大人一样,听到让人心疼啊!”


“孩子都是童心未泯,有一点能力了就好动,总是想把大人推开自己一瘸一拐地走,看着都怕。各种危险的动作说了不让做,孩子也不听,时时刻刻担心着。”


“真希望就这样平平安安长大一些......”

“因为害怕,所以寸步不离!”

“怕孩子受罪,怕打破来之不易相对安宁的日子,怕重走不堪回首的求医之路。”


——孩子骨折后,家长日常交流对话


或许第三届康复营的家长大多是2-6岁瓷宝贝的爸妈,面对自己那娇小可爱的孩子不断发生骨折,更是心生疼爱。又或许,年轻的瓷爸瓷妈在孩子骨折时,心理承受和处理经验上相对欠缺。“紧张感”成为日常。



害怕 —— “NO!危险!你和别人不一样!”


“害怕”,成了很多家长不敢轻言放手的阻碍。孩子的一次次骨折受伤,更像是给家长的考验。


家长们总会在各次骨折中总结一番所谓的经验:这次因为放手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被无意磕碰到,下次一定不能再一起玩了;那次因为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洗衣服做些家务,结果又摔了,以后孩子还是只管学习吧!


在这些所谓的经验里,总在无意识地告诉孩子“危险”、“不可以”、“你不行”、“你和别人不一样”.......这费劲心思营造的“安全圈”真的是安全吗?



庇护 —— “被安全封锁的青春翅膀”


当孩子从小被这些意识灌输,或许真的就不敢去尝试原本可以做的事情,变得胆小、自卑,不爱交朋友,变得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想法一样,觉得自己就是“不一样”、“不完美”、“不可以做很多事情”。

当孩子们在家长的“安全圈”里过渡到青春期时,以前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能做,不让做,给孩子全部的爱就行。


但现在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想尝试、要反抗,想抖抖被“安全”封锁已久的羽毛能飞多高、多远?



Battle——“放手组”?还是“安全组”?


第四届康复营的家长们仿佛正受到挑战,他们的孩子大多在10-14岁,正值青春时期,如何应对?


第四届康复营家长工作坊/分小组讨论


他们分成了“安全组”和“放手组”,展开激烈讨论。


第四届康复营家长工作坊/“安全组”观点


“安全组”家长观点


1、怕孩子再次受伤,玩耍中受其他小朋友无意的伤害,怕再次骨折。

2、怕孩子受其他小朋友的歧视,心理留下阴影。

3、因为身体原因,容易受其他小朋友和家长排斥。社交圈子越来越小,社会不理解孩子和我们家长,小孩更难融入社会。

4、孩子小缺少安全意识,不会自我保护。

5、尽量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

6、家长精神压力大。

7、安全第一位,健康快乐就行......


第四届康复营家长工作坊/“放手组”观点


“放手组”家长观点


1、能自己做的事自己做。

2、在安全范围内尝试做新鲜事。

3、作为家长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

4、让孩子自我提升防范意识。

5、学会思想独立,改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精彩同行者——“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来到这世上,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

第四届康复营家长工作坊/讨论交流图


“精彩同行者”总结观点


1、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2、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能够自我保护。

3、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寻找精彩人生!


欢笑中彼此守护、一起成长吧


在孩子精彩人生路上,家长是同行者,是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的伙伴。人生只有一次,我们相互给予力量与精彩。


最后送大家一首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诗,听听他诗中的“放手”与“安全”。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完)


听,孩子的琴声弹奏着梦想



瓷小编手记: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忍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丝伤害、痛苦。这是爱的本能。但所有的爱都应当是理性的、长久的“放手”让孩子尝试,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瓷爸瓷妈们总在害怕孩子再次骨折,精神压力极大,何不将“骨折”看做成陪伴我们一生的“朋友”,学会与TA和平相处,而不是“驱赶”、“害怕”打开心结,放松精神也是对家长自己的“放手”。


“放手”不是放弃,放手是基于安全保障后,对自由和自我的追求,是拥抱美好未来的成长空间。这空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创造、彼此守护......



征稿启事

—— ——OI故事苑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瓷娃娃社群”的故事,欢迎投稿给我们!作为成骨不全病友、家长、朋友、老师、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瓷娃娃群体的公众伙伴,都欢迎您通过诗歌、散文、绘画、评论、摄影等您喜欢的方式分享给更多朋友。“OI故事苑”,属于瓷娃娃社群自己的故事创作园地,下一页等您开启......


投稿电子邮箱:

qikan@chinadolls.org.cn(推荐)

普通信件、快递请寄:

北京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嘉业大厦B座603室,邮编100079,

“瓷娃娃”编辑部收

联系电话:010-63458713-808



瓷娃娃树洞


欢迎文末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作为瓷娃娃家长的你,选择放手,还是安全?

瓷娃娃伙伴,第一次被“放手”是怎样的体验?



往期文章



【OI故事苑 | 父亲节特稿:听瓷宝贝诉说,我的爸爸】

【OI故事苑 | 国外瓷娃娃理查德:我正在享受踢足球的乐趣!】


【第三届康复营 | 化身小鱼儿的童年】

【第四届康复营 |  青春修炼手册】

为什么父母对你的爱,总差1cm?


【视频 | 精彩同行者家长工作坊】

【视频 | 与我共舞:瓷娃娃共生舞】


【游泳锻炼 | 小鱼儿成长康复营】

【韩如奥 | 坚持上体育课的瓷娃娃】

【瓷娃娃潜水体验 | 地上不能走,那就换一个空间】







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

关注瓷娃娃公众号,了解更多罕见精彩


点击@瓷娃娃 ,关注瓷娃娃官方微博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