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她替你写给父母的信|周五有故事
人物故事前言
今天的周五有故事,让我们来读一封《致残障病友们亲人的信》。写下这封信的是一位从绝望到豁然的瓷娃娃,相信你一定会从她的故事中找到共鸣……
请别让您的爱变成我们丧失能力的借口
文/孟明
这封信的出现,虽是我因给自己父母写短信说一些心里话时的突发奇想,却也是蕴藏心底,思索良久的感触。
我叫孟明,是一个37岁、身高不足一米、只上过半年小学二年级,行动只能靠轮椅代步的残障女人,我的父母也是一对身有中度残疾的人。
因自身和家庭状况,从懂事起,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就一直在很多人眼里是没什么未来的,前景更是可以预见的一片暗淡、凄凉……
在这种思维灌输下,曾几何时,我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不存有任何奢望。每当看到同龄男孩女孩们嬉笑着走在街上,谈论着自己对未来对人生的诸多规划时,就觉得自己那么格格不入。
图片来自网络
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我卸下白天嬉皮笑脸的乐天面孔,将自己蜷缩成一团,泪水流了擦,擦了流,反反复复到天明。
那时内心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限迷茫和恐惧,觉得自己除了给越来越年迈的父母带来无限的压力、痛苦、担忧,给周遭的亲属带来无尽的麻烦和负累之外,其他什么都无法为他们做,也注定无法给父母一个有健全子女父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平凡晚年。
甚至,因这些无法言语,无人体会的恐惧、内疚、担忧、沮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存在于人世间,是不是该早早结束自己的“悲催”人生。
上述的想法和感受,对于很多残障朋友们,相信都或多或少有过吧?那是别人无法切身体会的,哪怕是至亲的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叠加,我渐渐领悟到,既然身体的残缺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不必再自卑地回避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的人生相对其他人要更苦短,那我更应该用简单、平实的内心接受这不可改变的残缺,把自己的人生走好,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给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一些回报和安慰。
于是我尝试找寻自己的人生轨迹,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给年迈的父母、亲属,包括自己,未来一个更有信心的希望和宽慰。
但我的想法起初甚至直到一年前,都是父母和身边大多数亲属心中“不知天高地厚、异想天开、任性”的“叛逆行径”,更曾经数度遭到极力反对和阻挠。
在他们的眼中、心中,以我的身体情况、能力,别说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就是连在没有他们照料的情况下独自生存一周,都是天方夜谭的笑话。
更不用说想独自生活,外出工作、恋爱、甚至结婚,那根本就是“不可能、不切实际、不知死活的疯狂”。
父母的心中一直根深蒂固地设定着一个他们认为是最好安排的所谓将来:只要他们还能动,就会全力照顾我的一切;当有天他们真的照顾不了,并且亲属们也没有能力或者无法帮他们照顾我的话,就把我,甚至是连同他们自己,一起送到养老院,在那里了此残生。
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父母的想法,也是很多病友父母们的大多共通想法吧……
但,这并不是我的选择。
记得第一次搬出父母家时,在母亲以几近要断绝母女关系的暴怒下,在亲属等人找我当时男友谈话,使他迫于压力以分手为威胁逼我放弃自己想法和行为,甚至最终我们真的因此结束了经营8年的感情下,我还是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选择。
当然,我也曾迫于种种压力,妥协过,放弃过自己的坚持,重新搬回父母家。我甚至犹豫过,想过就那么放弃自己在大多数人眼中“无比愚蠢”的想法和举动。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每当独自一人面对漆黑的夜空,每当家里因父母任何一人身体状况出现一些危机时,那种自责、无助、不甘就几乎要把我撕成碎片。
正是这种感受让我清晰意识到,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因为我放弃的可能不仅仅是我一人的未知人生,还有父母年迈后、无力再照顾我时的希望和安心。
我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必须对生我养我的父母负责,残障不是我可以因此逃脱作为一个子女日后应尽义务的借口。
也许最终我也给不了父母一个多么舒适的晚年,但起码他们不必整日惴惴不安地担心当他们老了、不能动了、甚至百年后,我要怎么生活、谁能照顾我,以及没有人照顾的我“会以怎样的落魄景象走完自己的人生……”
于是四年前,我再度顶着母亲的暴怒,亲属的指责,毅然搬出家门,独自一人搬进郊区一所不到十五平的仓库房,开启了新一轮的征程。
我承认,因这身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这和我们是否是健全人无关,而是和我们的心态有关,和我们能否得到家人的支持、理解和信任有关。
我的选择一直是让生活过得跌跌撞撞,很多时候疲惫多过轻松。可也正因为那些伤痛和疲惫,让我更深地明白一个事实:
人到任何境地,都不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放弃和绝望。最起码的,要到任何时候、任何境地,都可以让自己拥有存活下来的能力。只有自己用心,把那些看似不可能、不适合的现在,打磨成适合自己的未来。
走到现在,我不敢说过得多好、自己多优秀,但起码已从最初一无所有,被很多人视为负累;因没学历找工作处处碰壁受阻,每月只能靠几百元社保勉强度日;二十好几还衣食住行依附父母供给的“废人”,到如今凭自己能力进入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了一个网络销售人员;自己在市中心地段租了一所一室一厅的房子。
感情生活虽一直磕磕绊绊,却也都真真切切地爱着,经营着;并以自己的能力支撑起生活中很多的大小事物和开销,也可以时不时的给越来越年迈的父母一些或多或少的照应。
这点点滴滴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我的人,更改变着我人生的轨迹。
我们是要接受现实、看清楚自己几两重,但那不代表我们就该被那所谓的“自知之明”所捆绑住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该承担、付出的责任,更不是我们就该因此错过和迷失属于自己生活的理由!
残障的身体其实并没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连心都跟着残障了,人生的道路都跟着残障了。
所以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请别让你们那无限而伟大的爱,变成你们子女放弃自己人生的借口。
因为你们再爱也无法替他们走完他们的人生,你们再爱也终有一天要放开手,不能再给他们全方位的保护和照顾。
而到那时候,他们或许就因曾经的所谓“自知之明”,而变得连存活能力和自主意识都没有。
哪怕你们还有其他子女,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酸甜苦辣,又是否有能力去照顾你们闭上双眼也无法放心的残障子女呢?
哪怕你们留下了丰厚的财产,可那时他们连怎么去照顾自己都不会、不懂,又如何去掌控和运用那些钱财?
图片来自网络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不是不说、不谈、不想就不存在的。
因此,请在你们还有能力做他们坚强后盾,还有能力当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摔得头破血流时,可以去帮衬一把、给他们一些保护的时候,试着放开那攥紧他们衣襟的双手吧。
别等到有天,你们真的完全没有能力再给他们保障、支持和援助的时候,才让他们迫于生活的无奈和生存的压力,去独自跌跌撞撞地经历风雨的冲击。
也请换位站在他们作为子女的角度,去感受下他们内心对于自己父母、兄弟姊妹的那种“亏欠”和“内疚”的心境,给他们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履行义务和责任的机会吧。
瓷小编手记
一个月前,看到几位残障姐妹在朋友圈的“美照刷屏”,其中就有拥有娇小身材和坚定眼神的孟明,和她铺着漂亮紫色垫子的电动轮椅。
几天前,一位伙伴将这篇文章转给我,读的时候心里一颤:竟有一个人把自己曾经有过的心情写出来了……
孟明说:“写这篇稿子,只是想把自己和一些同样经历朋友曾经的遭遇说出来,希望可以少些人重复我们经历的,早点迈出自己的脚步,而不是像我们三十好几才从头来过。有些东西,越早越容易面对,调整。”
看着孟明姐的写真中平和豁然的笑意,想起一个个历经阻碍和波折,但终于还是走出来,拥有了自主生活的伙伴,突然意识到,这样一封信会带给读到它的病友和家长们怎样的思考和力量……
(本文所用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及来源: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孟明通过努力,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在每届瓷娃娃全国病友大会上,
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和她一样的病友,
通过从家庭怀抱毅然“出走”,
最终收获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您想支持更多还在人生路上摸索的瓷娃娃病友们参加到病友大会,
看到属于Ta的人生指明灯,
请点击下面图片,或扫描图中二维码,
支持第五届瓷娃娃全国病友大会吧!
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
关注瓷娃娃公众号,了解更多罕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