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联结伙伴,再出发!——第四届I CAN 协力营圆满落幕
I CAN协力营 赋能学院突破自己,联结伙伴,再出发!
——第四届I CAN协力营圆满落幕
2015年,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品牌项目I CAN协力营,走入了第四个年头。2015年7月,19位营员从全国各地汇聚一起,来自成骨不全症、多骨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结节性硬化症、白化症、重症肌无力、克氏综合症、生长激素不全症、肝豆状核变性、血友病、先天性脊柱侧弯、白塞氏症、视神经脊髓炎、ALS等疾病社群,开始了半年共同学习和陪伴的旅程。
为期7天的夏季营中,大家开始互相认识和了解,学习公民社会和残障议题,深入了解社群发展和问题分析,学习公益行动方法和经验,并通过共生舞蹈尝试突破身体和思维的界限。夏季营结束后,营员们依然分成3个小组开始独立策划、组织、开展公益行动。
相比于往年,今年特别增加了“秋季营”。11月,营员们相聚在一起,在短短的3天里,纪录片《一首摇滚上月球》主人公之一潘爸分享了台湾罕见病社群行动的发展;徐宇馨老师通过萨提亚课程给大家开展个人和家庭成长的工作坊,许多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反思;大家学习了团队组织相关知识,并对各个小组的小组行动进行反思和跟进。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4日,第四届I CAN 协力营最后一期集体培训——冬季营,如期在北京举行。第一天,营员们就进行了颇有挑战的感召行动。
来自广州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曲栋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感召力,而大家今天聚在一起也是感召的力量。于是,曲栋老师给营员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走出这个房间,去到任何有人的地方,对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公益项目投票选举活动进行感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公益项目并且支持他们。仅6个小时,19位营员,就动员了近3000人参与投票并了解这个公益项目!下午4点,大家回来坐在一起分享经历,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一天下来也很辛苦,但各位伙伴很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影响到如此多的生命!
第二天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曲栋老师首先让大家欣赏了音乐,说出当下的感觉。然后去用心体会不同的生命境界: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感受别人,膝盖对膝盖,脚着地,双眼对视,彼此体会感受他人的存在。最后分享各自的情绪感受,做情绪体验的感受练习。一天下来,营员们都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受益良多。
第二天正值2015年最后一天,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也是协力营四年来的传统——一场无比欢乐的跨年晚会!为了这次大Party,营员们早早就自发准备了诗歌朗诵、小品、歌曲、游戏等节目,利用课前饭后的空隙排练着。来自第二、三届协力营的部分师兄师姐,也来一同跨年,欢歌笑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晚会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第三天,每个小组都进行了小组行动成果的分享。“Move”小组致力于推动和协助解决罕见病患者的婚恋问题。“罕见之爱”响应众罕见病病友强烈的心声,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罕见病病友们及其公众更多地了解到罕见病群体的婚恋问题,分享“罕之恋”故事和文章。
“I CAN”小组的心灵之声艺术展,是专门针对罕见病患者及残障人士展开的一次艺术展,通过收集病友的艺术作品,以及展示和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使病友走出封闭的自我,找到自信,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罕见病群体。
“罕逗”小组是由多位罕见病病友组成的公益团队。七位成员借鉴TED演讲的形式,走进校园,公众场所(咖啡厅,书吧,青年空间等地方),开展“我们的爱不罕见”巡讲。通过与公众分享我们的经历和故事,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
分享完自己的小组行动,营员们又倾听了两位积极行动者的故事,在他们的经验和成长历程中学习。
第四天,其实咨询的倪震和大家分享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关键理念,包括残障的定义、合理便利等,启发了大家对能力和障碍的新的认识。
来自国际助残的王雪洪跟大家分享了她与残障的互动,讲述了她对于自己、家庭、关系、性别、公益活动等的认识。在讲述自己的生命历程时,有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引发了很多在场营员的共鸣。
最后一天便是个人和团队嘉许的环节了,每年的这个环节,都是感动满满呢!每个人带着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欣赏,带着感动和不舍,带着鼓励和力量,经历了这难忘的一天,愿这些礼物和宝贝,将伴随着这些伙伴一直走下去!
最后,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主任王奕鸥和来自广州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曲栋老师为每一位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希望每一位营员在I CAN协力营都有所收获、突破自己、联结他人,从这里出发,更坚定的走好未来的路。I CAN协力营给予了罕见病、残障青年成长的助推力,而这些乐观坚强的年轻人则赋予了协力营活力和创造性。彼此学习,共同成长,在未来创造新的可能。
扫描下图二维码
关注瓷娃娃公众号,了解更多罕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