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半空中的无障碍——记全国助残日自立生活健身无障碍体验活动

  自立生活 
2015-05-19 16:38


卡在半空中的无障碍

——记全国助残日自立生活健身无障碍体验活动

文/晓宇


  “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百度百科里关于“全国助残日”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这一天是5月17日,今年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留心一下,说不定会发现不少为残障人士献爱心的新闻,而我们自立生活项目的小伙伴们也聚在一起,打算用外出体验健身场馆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而一场意想不到的旅程,也由此开启。

  上午不到九点,伙伴们纷纷来到东直门南吾瑜伽馆,满心期待地准备体验一场从来不曾尝试过的瑜伽课。南吾瑜伽位于一栋三层小楼的二层,刚进楼门,首先看到了两段长长的楼梯,行动不便的伙伴或扶着楼梯扶手,或被其他伙伴搀着,缓慢地上到二楼,而对于使用轮椅的伙伴来说,二楼的目的地抬头就能看到,但中间却隔着一条逾越不过的鸿沟。还好助残日年年有,好心人天天在,发愁的功夫,旁边一位帅哥就主动走过来帮忙把轮椅抬上了二楼。


  克服了障碍,迎来了果实。因着瑜伽馆的助残助盲项目,也感谢瑜伽老师愿意尝试为跨障碍类别的伙伴上课,我们得以免费体验了一场瑜伽课程,呼吸练习,下犬式,猫式,平板式……在轻柔的音乐和老师的指导语中,伙伴们缓慢地舒展着身体的每个部位,跟着做出一个又一个体式,在这些或自己或旁人不曾想能摆出的姿势里,探索着身体的可能性,那些划过空中的优美的伸展,那些暂时做不到仍然可爱的尝试,那些保持到冒汗的努力的坚持,都在灯光下显得那么美好。



  一个多小时的体验课显得那么短暂,舒展开筋骨有些疲惫的伙伴们在又一轮克服楼梯障碍后,向着午饭进发。为了距离地铁近些,我们选择了东直门地铁站旁边的永和大王。谁料走近目标,却被东直门交通枢纽外一圈的栏杆阻了去路,本来是为了阻拦非机动车的S形出入口,也把轮椅使用者的车挡在了外面。无奈,只得由身强力壮的摄影志愿者把伙伴抱进入口,再把轮椅从护栏上方运进去。

  (这里不由得想到去年在香港随手拍下的一幕,同样是S形入口,旁边有下图这一温馨提示,留下了专设入口)


  好不容易全部“运”进护栏,走进永和大王才发现,没有一楼就餐区,再看旁边几家餐厅也是同样,询问工作人员得知整个楼都没有能上二层的电梯,看着这些写满各类美食的台阶,一个个的“请上二楼”,心里涌上深深的无力和荒谬感。还好就近发现一家麦当劳,大家在一层就餐区愉快地用了餐,稍稍卸去上午的疲惫。


  休息到一点多钟,伙伴们再次出发向着下一目标——水立方迈进,是的,我们要去体验无障碍游泳了。考虑到无障碍出行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而有意义的体验,除了比较疲惫打车过去的伙伴,大部队来到了东直门地铁站,准备乘坐地铁前往水立方。长长的楼梯数不清台阶,一眼望下去觉得好遥远,我们和三台轮椅使用伙伴用半个多小时等来了爬楼平台的缓慢苏醒,又用半个多小时全部下到地铁。


  一位伙伴下降过程中,工作人员手中的遥控器没电了,爬楼平台卡在半空中一分多钟,伙伴无奈地冲着在下面等待的我比出耶的手势。


  下到地铁刷卡进入后还有两段台阶,三四位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将我们的轮椅运到乘车平台,还好八号线的无障碍情况比老旧的二号线好得多,之后没再遇到困难,只是到达目的地时,表已经接近了三点半。


  就像每个探险故事一样,接二连三地打BOSS才会好看。在经过一段长长徒步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水立方门外,团来的票被工作人员一句“人太多,没票了”拒之门外,即使当我们考虑黄牛票时,也被场馆工作人员告知人太多了,危险系数太高,没有专门工作人员能够协助,最好在工作日再来。伙伴们商量之后决定留下这个小小的遗憾,改日再来或者周末换其他场馆体验。

  聚在没能进入的体育馆外,我们一起分享了一天的感受——


  有的伙伴表示第一次体验瑜伽课觉得很有意思;

  有的伙伴说,在基本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残障人士也应该追求精彩的人生;

  也有的伙伴谈到,我们应该经常出行,被听到,被看到,这样社会才会知道我们的出行不是偶然事件,才会知道我们也有娱乐、有健身的种种需要;

  有的伙伴分享到,她曾在水立方里看到无障碍厕所被锁住,工作人员解释人太多怕乱,可以把有需要的人带到更远的一处无障碍厕所使用,于是产生了为什么大家要占用本来就不多的无障碍资源的困惑

  还有伙伴说,今天是助残日,这个“助”字本身就体现了你高我低的不平等,虽然很感谢一路帮助了我们的好心路人、地铁工作人员们,但正是因为那些障碍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处于一个需要帮助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不住地回想整个前期准备和一天的过程,不住地反思和自责:如果我提前走一遍吃午饭的线路,就不会遇到挡路的栏杆;如果我决定绕开老旧的地铁,就不会在地铁站里耽误时间;如果我有更多的精力再多跑几个游泳馆考察,或者在前期与水立方沟通时被告知人会比较多时,不去想当然地认为没有问题,也许最后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也许大家能够更加顺利地参加瑜伽课程、就餐、乘坐交通工具、更加顺利地体验游泳……

  自责到深处,突然觉得哪里不对,那些障碍就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如果面对障碍,我们选择避开,有了克服障碍的爬楼平台,卡在半空中也只能苦中作乐,那不等于默认了障碍存在的合理性吗?就像我一位朋友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外面有很多沟沟坎坎,很多台阶没有坡道,出行显得举步维艰,似乎是因为我们的轮椅,我们的不同。可是如果一栋大楼没有楼梯,我们是否应该长出翅膀飞上去呢?”为何生来平等的个体,有些人却必须要面对如此众多的障碍呢?若是我们选择绕开障碍、不去争取权利,自然不会出现“问题”,但也不会有改变。

  其实,我们的尝试和碰撞,只是希望可以和朋友一起出行时,不因为没有或者卡在半空中的无障碍设施,而需要重新规划时间,只是希望我们的朋友有尊严地上下楼梯,有自己出行的可能,有选择精彩生活的权利。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