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I CAN罕见病青年协力营(冬季)总结

  I CAN协力营 
2013-05-22 14:29

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3日,瓷娃娃第一届I CAN罕见病青年协力营(冬季)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1名罕见病青年,经过为期半年的行动实践,带着自己的成果和感想汇聚一堂。在五天的时间里,分享收获,拓展视野,成为了协力营的首批优秀毕业生。


由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主办的I CAN罕见病青年协力营项目于2012年8月正式启动。面向所有罕见病患者开放申请。旨在为优秀的罕见病青年创造认识和突破自我、拓展思路、合作行动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赋予青年患者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能力。

首批营员经过自主报名、电话访谈,最终确定。覆盖了7种疾病,21位,优秀的青年人。在2012年8月为期7天的夏季协力营中,营员们通过参与式培训和共融舞蹈的学习,在体验了建立自我和相互认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公民社会和罕见病领域的了解。其后半年,21人分为3个小组,分别完成了一项自己制定的实践行动。

2012年12月30日,带着半年来的感触,营员们再次在北京集合。营员们首先在灵动珊瑚李媛老师的带领下,用一天的时间,回顾了自己半年来的成长历程,对自身的所做所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分享。


在第二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山大学的曲栋老师带领营员们用画作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给予他人回应,分享彼此的感受。


在第二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山大学的曲栋老师带领营员们用画作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给予他人回应,分享彼此的感受。


冬季协力营恰好横跨了2012和2013年。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来说,能够携手度过新年是意外的收获。31日晚上,在协力营的间隙,营员们自发的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年晚会。唱歌、跳舞、小品、诗朗诵,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精彩纷呈。





2013年开篇半天的分享是冬季协力营的重头戏。3个小组分别对各自半年的行动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四叶草小组在三座城市的关注罕见病群体行为艺术;燎原之星小组制作的罕见病宣传视频;织网小组的两场罕见病真人图书馆。营员们历尽艰难把奇思妙想统统付诸实践,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趁着营员们对行动的热情高涨,性别平等工作组的麦子老师生动的给大家介绍了行动的思路和事例。营员们还临时组合,对于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快速的策划展示,亮点不断。


1月2日,来自亦能亦行身心障碍研究所的宋颂老师给营员们介绍了自助小组与身心障碍自组织。福建省残联政策研究室主任赵小瑜老师则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残障领域公民社会发展。通过一天的学习,让营员们更深入的对残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以及服务于这一群体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老师的引导下,营员们一一对自己成长路上的点滴进行了回顾,并给予了其余每一个伙伴回应。在缓缓的倾听和诉说中,彼此坦诚的分享和鼓励。

带着对彼此的祝福和满满的收获,首届I CAN罕见病青年协力营落下了帷幕。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主任王奕鸥为每一位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希望21个年轻人从这里出发,更坚定的走好未来的路。


协力营给予了罕见病青年成长的助推力,而这些乐观坚强的年轻人则赋予了协力营活力和创造性。彼此学习,共同成长,在未来创造新的可能。


分享给朋友: